第一届成达杯

当前位置:首页 > 获奖教师事迹介绍 > 第一届成达杯第一届成达杯

首师附教育集团成德达才杯优秀教师张萍萍老师(第一分校)

2014-01-03 08:32

张萍萍,1984年出生于江苏淮安——一个宁静的苏北小城。201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并被评为优秀毕业生。毕业后来到首师大附中第一分校任教,至今工作已四年整。现任教初二年级语文,兼班主任,语文备课组长。

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全情投入,全心学习,全力反思求成长是对她四年工作最好的诠释。在体力和思维的奔跑中,无数的汗水、泪水浸润着她那丰盈而厚重的时光。

她全情投入教育

她是一个感性的人,以全心全意地期望和爱去滋养学生。与每一个学生谈心,给每一个学生写信,为进步的学生准备小礼物。她通过语言、文字、精神、物质、问卷、访谈等辅助形式,立体推进思想教育。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问题上,耗尽心血,以永不放弃的爱和信任,去教化他们。其间心得,凝聚为文章《总有一种坚持可以水滴石穿》,收录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优秀德育案例集。

在班级管理上,她不断探索革新。"代理班主任+班级日志+每日晨检+一周总结"的基本管理模式下,班级运转自如。"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小组合作模式的探索和实验,记录在《小组合作在教育教学一体化中的实践研究》一文中,获得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优秀论文三等奖。

每一个学年她都会展示主题班会:初一讨论《做最好的自己》,初二体会《成长》,初三探讨《梦想》,具有序列性。她注重班级文化建设,设计班会、班歌、班训,形成独特的班级成长氛围。论文《"变式教育"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的艺术应用》获得北京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一等奖,并发表在《北京教育》杂志。于2011年被评为海淀区青年教育优秀工作者

她全心成就教学

她以公开课砥砺心志,锤炼技法。每学期至少开设一次公开课,2014年5月成功开设了一次区级研究课。《最美对联》《写消息》等课例具有一定的开拓性与推广型。在学校举行的青年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中,她获得了"微教学"环节一等奖、"教学设计"环节二等奖、"课堂展示"环节三等奖。

她致力于整本书阅读,开放个人图书馆,与学生签订阅读契约,学生自主借阅归还,并上交阅读成果作为"租金"。她撰写的《初中生名著阅读有效策略研究》获得北京市基础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她致力于学生的写作和积累。指导学生编写个人文集,汇集学生作品精品。开设网络平台"一米阳光语文秀",鼓励学生发表文章。连续三年获得春蕾杯征文园丁奖。

她致力于丰富的语文活动:赛诗会的最高纪录是背诵了90首诗词;晨读诵读,《笠翁对韵》等国学典籍,使得学生热爱上了传统文化;汉字听写大赛,成语接龙,谚语俗语,故事会等让学生兴趣盎然。

她致力于课程的开发。尝试开设了《课本剧表演》《美丽民俗文化》《播音主持》《我们一起来吟诵》等选修课程,丰富语文的内涵和外延。

她的努力赢得家长和学生的认可:"语文张老师您是让学生们不舍的,孩子真这么说的,您渊博的知识跟亲和的态度孩子们都难忘!谢谢!孩子很佩服跟信服您。谢谢您,让孩子爱戴。"

她全力反思探索

她致力于反思与探索,笔耕不辍。

参与编著《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语文》(封面署名,第三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出版;参与撰写《全国中考语文研究报告》(阳光出版社,2011)。

在全国中文(教育)核心期刊《语文建设》上发表论文《亲情题材作品在教科书中呈现的问题及策略建构》,北京市社科类一级期刊《北京教育》发表论文《"变式教育"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的艺术应用》,四篇文章收录海淀教科所案例集。

在各类论文评比中,获得市级优秀论文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积极参与海淀区群体课题研究,被评为海淀区"十二五"中期中小学群体课题研究先进个人,海淀区科研种子教师。

 

她平凡、质朴,甚至略显笨拙,自诩唯一的优点便是勤奋踏实。但是她喜欢阅读、喜欢写字、喜欢孩子。她享受语文、享受教学、享受研究。她执着地相信教育的美好在于"以一棵树摇动另一个棵树,以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以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她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