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成达杯

当前位置:首页 > 获奖教师事迹介绍 > 第一届成达杯第一届成达杯

首师附教育集团成德达才杯优秀教师张文娣老师(第一分校)

2014-01-03 08:32

张文娣,1963年出生,1981年参加工作,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数学教育系,1995年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1998年评为特级教师。现为首师大附中西校区教科研主任,海淀区人大代表。


  2001年8月,张文娣老师从山东省调入首师大附中,被学校任命为首届创新教育实验组组长,担任创新实验一班班主任及两个创新实验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开始了"初高中六年一贯制"教育创新实验研究。针对创新实验班学生的特点和北京的特殊环境,她提出并进行了"响鼓"也需"重锤"敲、"课堂"不仅局限于"教室"、"教育"不只是"学校行为"的创新教育尝试。
  "响鼓"也需"重锤"敲,指的是教学内容的创新,具体内容有三个方面。首先,三年的初中课程要在两年内完成。其次,外教口语进课堂。第三,开设琳琅满目的选修课。让学生们去学自己喜欢学的知识,做自己乐意做的事情。
   "课堂"不仅限于"教室",指的是教学环境的创新。为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的学生环境,结合北京特殊的地理资源,张老师和同事们开设了以"博闻广见、卓有通识"为基本理念的"博识课"。目前,"博识课"已成为首师大附中面向创新教育实验班(初中学段)学生开设的一门校本课。
  "教育"不只是"学校行为",指的是家校教育的融合和创新。通过一个学期创新教育的实践,张老师和她的同事们发现,一些家长素质水平高,工作也很出色,但与孩子的沟通、对孩子的教育却不尽人意。经过与家长交流、切磋,张老师的团队与家长们形成共识:开设"创新教育互动大课堂",以解当前家长之困惑,满足孩子"渴望家长理解"之需求。
  

2003年9月,圆满完成了第一届创新教育实验班的初中实验工作后,张老师被学校派往合作校师达中学工作,以加强师达中学首届毕业班的师资力量。她先后担任过班主任、年级组长,同时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

担任首届毕业班班主任时,张老师想学生所想,急家长所急。根据学生全员住校的特点,通过调研,她决定从"细""实"入手,采取"三个一"即"一本"、"一练"、"一报"的管理策略,加强沟通,强化初三意识,激发学生、家长向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练"即一周一练。联系任课教师命题,一日一科,一周一练,不但提高了晚自习的学习效率,还使学生提前进入了中考状态,静心学习,夯实基础。

"一报"即一周学习情况通报。张老师将一周一练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形成"一周学习情况通报"。只含有学生个人信息的"通报",不但保护了学生的隐私,还能了解各自所处的位置,便于学生知己知彼,及时调整学习状态,也为家长与学生交流提供了机会和话题。

"一本"即交流本。上面记载了学生一周的学习生活总结、教师的关心期望、家长的理解关注。小小交流本架起了"学生——教师——家长——学生"的沟通桥梁。

2004年,张老师所带的初三一班学生,考入首师大附中25人,18人进入了实验班,附中当年高一新生录取的最高分就出自此班。

担任年级组长时,她认真分析年级情况,提出了"自律自治"的管理目标和措施,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自律、自治能力,开展自习示范班、两操示范班的申请与评比,强化竞争意识、集体荣誉感,营造年级内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2010年7月,张文娣老师又被派往首师大附中的承办校——西校区,担任教学主任、教科研主任,负责教学、科研、教务的管理工作。她在教师培训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学习与指导相结合的策略;在教学交流上,采取公开示范与全员参与相结合的方法;在课堂监控上,采取深入课堂与统计座谈相结合的措施;在作业监控上,采取分层布置与个性设计相结合的办法。四年来,先后为西校区制定了集体备课实施与管理方案、校本课程实施与管理方案、听评课评价表、教学情况周报表等,这一系列方法实施与管理,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上课是我最大的幸福!"是张老师的肺腑之言,也是她坚持在教学一线的动力,她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学生。为了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有趣、高效,她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形成独具特色的变式教学。变"教师设计的单元复习"为"学生申办的一战到底";变"常规的数学练习"为"争吃的数学早餐";变"作业布置"为"数学小灶"……,让学生学自己喜欢学的问题,做自己喜欢做的作业。学生在张老师构建的数学殿堂中玩耍、成长。

"做您的学生真幸福!"这是听过张老师课的人对她的评价。

回顾张老师的从教生涯,教过音乐,带过语文。先后获得省市数学教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第一名),获教育科研成果奖9项,录制出版音像作品多种,出版专著多部,发表文章百余篇。其中课堂教学录像《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三部曲"》在教育电视台示范教学栏目播出;专著《中学数学变式教学与能力培养》(2001)被教育部师范司审定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专著《张文娣讲数学》(2011.5),被《中学数学》期刊专设栏目"名师课堂"连载一年(12期)。《张文娣讲数学》先后获得海淀区教学创新成果奖(2012)、北京市教育科研成果奖(2013)。
    多年来先后被评为省市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拔尖人才、"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2000年参加了首批国家级骨干教师的培训。

 

哪里需要去哪里,需要做啥就做好啥。不论去哪里,无论啥工作,她都尽心尽责创新工作。路没有尽头,张老师将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