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成达杯

第二届成达杯优秀教师——李丽(二附中)
2016-09-29 14:00
本人1992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教育专业,大学本科。20年来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并长期担任备课组长和班主任工作。2001年评为海淀区教育系统青年先进教育工作者;2003—2004年海淀区优秀班主任;2005年海淀区教育系统优秀教师;2007年评为中学高级教师。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一等奖。2007-2009年为区骨干教师。2010年开始担任化学教研组长。目前,承担着高三毕业班的课程,并担任班主任和教研组长职务。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把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作为完善自我的目标要求,在工作中注重对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研究,分析学生特点,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并与同事进行教研交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对新的教育理念有了充分的理解,我认为,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一辈子研究化学,或将化学研究作为终身职业,更多的学生需要的是在将来的生活中知道一些必备的化学科普知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我就将原有传统的教师演示实验,尽可能多地采用边讲边试验的教学形式,将许多的实验变成学生的分组实验"搬入"课堂,让学生更近的体会化学的"魅力",更便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协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风格,并得到学校的认可和学生的喜爱。尤其在我所开设的"生活中的化学"选修课中,更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使校本教学充满活力。
2010年我开始担任化学教研组长工作。刚接手工作时,我经常向老组长请教,多方征求同组老师的意见,意识到团队建设在促进教研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积极组织组内的听课、评课;组织组员对中考、高考试题进行研究分析;认真指导青年教师进行区解题大赛的备战;配合学校踏实认真的完成了"愤悱杯"的教学展示工作,圆满的举办了学校首届"化学学科节"。经过三年的积累,教研组在我最初开发的"化学与生活"实验选修课的基础上,通过后两届化学组同仁的进一步补充完善,获2009年海淀区校本课程开发创新奖。
这些年我一直担任备课组长工作和班主任工作。我一直认为作为教师应以责任心为重,不仅对自己每一天的每一节课负责,同时也要对别人负责,对的学生发展负责,对合作者负责。因此,我带领备课组的同仁们认真备课,并使之制度化。充分发挥团队的集体智慧,给学生提供最合理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获得更多课堂实效。同样,在做班主任工作时,细心的了解他们,积极的理解他们,真正做到关心学生:尊重他们的选择、包容他们的个性。关爱每一名学生的每一方面的发展。尤其是高三学生,更加认真做好不同阶段学生心理疏导及心态调整工作;极配合任课教师,培养班级浓厚的学习氛围,以达到老师教的舒心,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的双赢局面。2006届我班高考有5个600分以上的学生(全校14个600分的);而2010届2012届高考的600分学生均出自我所带领的班集体。
二十年的教学生涯,我从未因为自己和老人的病痛耽误过一天工作,有时忙的连自己的孩子都照顾不了。当看着自己班里的学生取得了好成绩的那一刻,让我深刻理解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含义。我会继续努力,并无愧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