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闻

校园快讯
我校优秀毕业生倪彦硕在新学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2012-09-03 16:52
我校优秀毕业生2007-2008届学生会原主席,现就读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钱学森力学班倪彦硕同学,应邀参加了我校新学年的开学典礼,并在典礼上发言。其发言从在附中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说起,道出了对母校恩师谆谆教诲的无限感激之情,道出了对母校贯穿始终的教书育人理念的美好回忆。
2012-2013学年开学典礼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钱学森力学班
倪彦硕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学弟学妹们,在座的各位校友、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在毕业三年后再次站在这里,我愿在接下来的几分钟时间里与大家共同分享我在附中及毕业后的经历与感受。
我们常说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讲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表明决定一个学校高度的并非是高楼大厦,亦非是巨大的校园,而是学校中的老师。我认为附中之所以能够一如既往在成绩上表现优异,与学校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息息相关。我还记得在附中的六年时光里,我的老师们在课堂上总是激情满满,他们的热情激励着我们,他们渊博的知识吸引着我们,在老师们的带动下,我们常常能高效率地度过课堂上的每一分钟。这种高效体现在尽管毕业已经多年,但是当年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很多内容片断依旧刻印在我与我同学的脑海中,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就算是初中的历史与地理,课堂教学上的点滴也能被我们的同学们谈到如今并津津乐道,这足以见得老师对于每一门课的精心准备。而在课下,老师也鼓励我们去答疑,鼓励我们与他们当面探讨问题,无论他面对的学生是不是来自他所带的班级,他都会耐心地帮助我们解决课业上的疑惑。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我们全班数次为追求真理,在课堂上与不同的任课老师就某些知识唇枪舌剑,直到下课仍意犹未尽,追到办公室引经据典继续辩论;也永远不会忘记我和我的同学无数次提前预约老师,并在放学后跑到老师办公室找老师答疑到晚上七八点的情景。我曾经以为这些情景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当我听到我堂妹跟我诉苦说她所在的中学,老师不仅不在下班之后为学生答疑,而且课堂上问题讲不透反而要求他们课下自己报班弥补的情况后,我才恍然大悟,我们的老师难道没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他们在工作之余难道就不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但是老师们为了我们的成长成才,甘愿做出了牺牲。我在附中学习生活六年,我的经历让我相信,附中所选择的老师,一定是那些业务水平优秀,对于教育事业具有极强责任心,把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放在第一位的老师。这些优秀的园丁,永远是附中教学质量的保证!
在育人方面,每年的振兴杯体育大赛、红五月歌咏比赛、一二九远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无不是让同学们在集体中成长,和自己所在的集体一同感受喜怒哀乐。与集体一同取得的荣誉相比个人的荣誉更值得回味,与集体一同获得的快乐也更容易与他人分享。附中始终重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课上课下老师鼓励我们与他们交流互动说出自己的想法,每年的辩论赛上,组织者也精心筛选辩题,引导同学们在思想的碰撞中收获探求真理的方法,而在学生讲坛上,同学们可以把自己在所擅长方面的心得体会与全校同学交流,除此之外,学校还利用假期游学,与国外友好学校交流等形式,为广大同学创造了大量开阔眼界的机会,让同学们得以博闻广见,进一步促进同学们的思考。我们的附中拥有悠久的校园民主传统,每年召开的学代会、团代会上,各班学生代表能够在听取演讲并提问后投票差额选出学生会常委与团委委员,能够直接就学校的问题向学校领导质询,亦可以对于学生干部的工作提出批评与建议,附中用实际行动培养着我们对于集体的归属感,培养着我们的主人翁意识。附中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提倡全面发展,这无疑极大地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毕业后我曾数次在网络上看到学弟学妹们在运动会入场式以及红五月歌咏比赛中富有活力与创造力的表演,我们的校园刊物是北京市最早的一批由学生自主创办的刊物,近年来又顺应潮流推出了网络电子版本。我感觉,正是学校的开明包容,给了同学们表现自己的舞台,让同学们能够度过丰富多彩的中学生活,也让同学们在与外界的不断接触中增长了能力。回顾附中对我们的教育,我敢说经历了附中的生活,我们具有了开阔的眼光,独立思考的能力,成为了心智成熟,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共和国公民。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我回顾我在附中六年以及毕业三年以来的学习生活,在发言的最后有以下三点建议,希望能够帮助你们更好地度过剩余的中学时光:
第一是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这主要指提高在课堂上的效率,认真完成并整理老师布置与下发的各种作业与试卷以及积极地在课后与老师讨论交流答疑。正如我前面所言,附中的老师都具有优秀的业务水平,他们理应比辅导班上的老师更能了解你的问题,他们布置的习题作业理应最契合课堂内容,当你发现学习吃力的时候,请首先考虑自己主动和老师沟通交流,师生同心,一定可以为你找到适合你的学习方法。
第二是多涉猎一些领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树立远大的志向。很多学长学姐的故事在你们听来可能如神迹一般,但是其实他们大多依靠着心中的目标辅以坚韧的意志,因而能历经磨难而不气馁,见燕雀之安而不艳羡,不断奋斗,不断攀登新的高峰。我相信今天台下每一个能做到这些要求的同学,未来也会在新的学弟学妹口中成为神一样的人物。
第三是珍惜身边的老师同学,珍惜附中这个家一样的地方。我03年入学,09年毕业,在六年的时光里和另外89名同学朝夕相处,两个班在一位年级组长,前后四位班主任老师的关怀下相知相识,毕业时如兄弟姐妹一般。我们知己知彼,可以大胆地相互批评,可以分享快乐,可以在深夜打电话诉苦,我想这也许就是一辈子的挚友吧。当我们在学习、生活、感情等方面遭遇挫折时,我们可以向老师们寻求帮助,而老师们也一如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给我们鼓劲,给我们指路。
还记得当年毕业典礼上校长曾经对我们说:附中是你们永远的家,欢迎常回家看看。当我们这些毕业生离开了附中这个家,才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这个家是如此的温暖,才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当年学校和老师为了我们的幸福成长付出了多少辛劳与汗水。感谢学校和老师多年以来对我们的悉心培养,我们作为附中的毕业生也要继续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无愧于附中对我们的教育,在祖国需要的领域为国家做出突出的贡献。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台下的诸位学弟学妹也一定能够像我们这些校友们一样,自豪地对人说:"我毕业于首都师大附中!"
祝百年附中蓬勃发展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