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师论文教师论文

面对一群聪明孩子时――实验班班主任工作感想

2011-02-22 14:38

数学教研组  左丽华

 

【内容摘要】班主任的工作需要很艺术,而面对一帮同龄人中比较聪明的孩子时,做为班主任需要在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式上的侧重都有所不同:第一,教师自身的魅力是产生班主任影响的原动力;第二,管理班级要科学、创新、放得出去又收得回来。总之,多研究研究学生,多研究研究工作方式,用心去爱他们,爱他们的聪明,更关心他们身上的不足,挖掘他们的潜力,塑造他们完美的人格,我们的孩子们就能走得更远更好!

 

【关键词】实验班班主任

 

【正文】

我是一名数学教师,工作的年头不长也不短,十个年头。从走上工作岗位之日起就开始做班主任,很巧地是我一直担任实验班的班主任。所谓实验班,实际上又可以称之为尖子生班,因此它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式相对于普通班来讲侧重会有所不同。细细回味这几年的工作,我感触颇深,

一.            教师自身的魅力是产生班主任影响的原动力。

教师自身的魅力源于教师的专业素养、综合素质和敬业精神。往往教师的学科教学水平决定了他在学生中的威望,而这种威望是班主任工作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条件,业务的过硬,讲课的精彩、受学生喜欢认可非常有助于班主任工作。因此对自己,业务一定要过硬再过硬。实验班的学生相对较聪明、思维比较敏捷、思想比较独特、而且个人本位主义比较严重,这就使他们对老师的要求也更高。尤其对于那些实验班比较聪明学习又不怎么努力的学生,当我们通过无数次的思想教育、坦诚交流,他们终于从态度上要改变,可一旦他们认真听了,觉得课就那么回事儿,或者出现老师讲的方法还没有他的简单,哪怕是偶尔,那么以后你的班主任工作就很难做了,还会波及到其它方面。反之,他会很信服你,这将非常有利于你的班主任工作。因此,我认为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把课上好。

二.管理班级要科学、创新、放得出去又收得回来.

对班级管理,贵在研究,科学管理、创新管理、放得出去又收得回来。

1.构建和谐的班级环境。

实验班的学生相对较聪明,但个人本位主义比较严重,容易缺乏对自己正确的定位。对

老师,往往会有不少学生认为成绩好是自己聪明,成绩不好是老师教得不好;对同学,往往会心怀不服或心怀嫉妒。因此,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感情。对老师的用心和辛苦与学生沟通,教会学生做一个有良心的人,对同学倡导多看别人优点,少看别人缺点,构筑同学之间友爱的纽带,使全班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做好这点关键是利用好一些重大机会,像运动会等,更重要的是处理好突发事件。有一年初三在最后综合素质测评中,就发生了一件事情。王婉迪同学是一个具有林黛玉气质的同学,文采逼人,出口成章,办事非常认真,对自己的要求相当高。在上网进行同学互评的过程中,他给同学的分数都偏低,这件事不知怎么马上被同学传开了,很多同学不再理睬王婉迪,几个女同学非常气愤,还找我来了,说王婉迪背后给同学扎黑针,人品不好,不顾同学的前途等等;听他们叙述完以后,我就基本明白怎么回事了。这个时候我先把这几个情绪比较激动的孩子安抚下来,表示理解他们的心情 ;之后,我又与这几个同学细数了一下王婉迪同学平时的优秀表现,尤其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之高是大家认可的,而且这次评比王并不是给每个同学都打了低分;我再拿着素质测评的条款,一次来对照一下我们的每一条到底做到什么程度,是不是还有差距;最后我又进一步讲同学互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环节。几个同学在与我沟通以后,对事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且也认为其实王婉迪并没有做错什么,反倒觉得自己做得并不好。第二天,我又分别找了王宿舍的同学和班委,进一步对此事做了一个分析,并让他们要多与王接触,主动帮助王,互相学习。这本是一件小事,但发生在中考前两个月就不是一件小事。试想,倘若,此误会没有消除,那班里对王婉迪的孤立,或许是对这个学生一生的影响。

    构建和谐的班级环境还来自于狠抓班风和学风。实验班的学生虽然好点,但初中实验班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切不可放松对班风学风的严格管理。但我认为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工作重在“防”。由于学生毕竟比较听话,因此工作要从细处着手,想在前面,想全面。每学期要学生明确本班的工作重点,抓好几个关键时段的教育。一定要在班里树立正气,

2.构建竞争的班级氛围

当今社会竞争无处不在,如何学会正确应对竞争,如何学会在竞争中提升自己的实力?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对于实验班的同学来讲来讲,心理压力大、抗挫折的能力比较弱,但我们又不能让学生逃避现实,同时实验班的同学思维较灵活、学习能力较强,这是他们的优势。因此我认为工作的重点可以放在引导同学学会应对竞争。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就努力在和谐的班级环境下构建竞争的班级氛围,主要着手一下几个工作:为什么要竞争?竞争体现在哪里?引导学生在竞争中比什么?然后怎么办?尤其在后几项工作上下功夫:

首先,召开班会“时代要求我们树立竞争意识”。在班会上,同学们发言、讨论,针对几个问题:为什么要竞争?竞争的利与弊,有同学不愿意竞争是担忧什么?能不能解决同学的担忧?最后同学们经过激烈的争论,达成共识。这为以后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少一些说教,多给学生一些具体指导。实验班的学生有自信的一面,但往往很多学生缺乏自信,他们总认为这不行,那不行,心理比较脆弱,不愿意正视自己的分数,不愿意与比他强的人比。这时要让学生明白能敢于正视自己,能给自己正确定位是一种很高的能力。

例如,有一年毕业班的时候:

我指导学生要敢于比。与自己比,给自己定目标,班里对每一次考试大力表扬有进步的同学,只要有进步就表扬,虽然奖品不大,但同学其实还是很在乎的。与别人比,要敢比,要会比。通过比更重要的是向比你好的同学学习。指导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在平常的学习中,取与别人比学习。

比时间。尤其在初三针对一部分很浮坐不下来的学生,指导他们。班里有几个男生资质很好,基础尚且可以,但一度很浮,成绩徘徊不前。通过与他们的沟通,我帮他们找了榜样王雪青(目前已就读清华大学),这个同学最大的优点就是踏实又不死板,同学们很服他。我让这几个同学比时间,就做到一点“王雪青坐着,我就不站起来”,过了两天,有的同学就坚持不下来了,说太难受了,这时再做工作鼓劲坚持。最后经过一段时间,这几个同学确实踏实了很多,在最后的冲刺中他们成了班里最能坐得下来的人,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

比认真、比踏实。初三一年我给他们提出了十六字方针“坐得下来、钻得进去、耐得寂寞、守得朴实”,不比吃不比穿,就比比谁能做到这几点。课堂上,谁跟老师最紧;晚自习,谁最踏实,没说一句废话;每次考完试,谁分析最认真。平常考试,我给他们做了一个初三成长记录,内容包括目标、实际分数、位置,错题分析(其中我给他们列了实验班常见也最忌讳的几点:审题失分、计算失分、概念型和知识型失分、规范性失分、能力失分)每个人都发了很多张,不强制使用,但最后班里很多同学都把他利用起来,通过认认真真的分析,对他后一阶段的学习非常有帮助。大考之后,班里大分析。每次大考之后,不管班里的成绩怎么好,我总要开班会分析。例如,期中考试之后,尽管班里各项成绩还不错,召开“给初三(1)班体检”同学们发言检查自己还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尚需改正,并且请了各认可老师进一步指出整体的问题,努力的方向;有的认课老师来不了,就写信寄语。

渐渐地,班里的竞争气氛浓了,但由于同学们在学习上都很下功夫,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让上届的学生来传经,让同班的同学相互交流,让同宿舍的同学互相帮助,班里的每个同学都在快乐的拼搏着,班里少了些嫉妒,多了些和谐。

3.注重学法指导,从整体到局部,再到个人,全方位,不遗漏,构建团结合作、你追我赶的氛围

1)针对目前实验班学生共有的缺点:一大部分学生属于接受知识比较快,但又理解比较肤浅的情况。他们容易犯眼高手低的毛病,对知识只想不练,只练不思,只思不悟,他们不太注重基础,认为基础太简单,只要中考时稍加主意就能够做对。其实不然,平常和各科老师达成公式,从集体教育到个人辅导。大考之后抓住时机进行试卷分析,通过班会集体分析,大家讨论,从一开始部分同学的不认可,到最后达成共识。大家一致认为:必须达到要求否则再中考中就那不到分,这样学生再学习中更加主意了基础的落实。

2)分层次指导,尖子生要尖,中等生要追,后进生要赶。

实验班内部,同学的差距也不小,因此在实验班内部分层次指导也很必然。知识上任课老师已充分重视,班主任的重要作用要做好各部分同学地指导工作,鼓励他们信心,指导他们赶超。对尖子生,我认为不可不管。实验班整体成绩要提高,能培养出几个尖子生也是重要任务。对这些同学加以个别辅导,重在调节心理,减轻压力,充满自信。可以单独召开班会,鼓士气,指问题,再努力。对班里成绩较低的同学,采取个别谈话,帮他们着到突破口树立信心,确立适当的目标,积极取得家长的配合。对中等生也要重视,由于尖子生再尖一点,后进生又往前赶,中等生的压力自然不小,针对他们不同的问题,给他们开班会,帮他们分析问题在哪儿,教他们如何处理,给自己定位,这样中等生危机感强,自然也很努力。全班形成一种团结合作、你追我赶的氛围。

3)研究班里每个同学的特点,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少一些批评和惩罚,多一些引导和鼓励。

每个同学的学习情况不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不同,要想工作效率高、效果好,一定要具体分析具体指导。“不动脑筋不干活”!曾经有一个学生张迪,初三我中途接班以后,在数学课上我发现这个同学的数学资质很好,分析能力很强,态度也不错,但几次测验下来后成绩很不理想,其它各科也分别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没有急于找他谈话,先了解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个同学是实验班中一种很典型的代表,对老师不太信任,与老师沟通较少,想进步却有很茫然,家里请了家教,据说是某省奥林匹克竞赛得获奖选手,周末报了整天的提高班。妈妈的观点是“我出钱,你出力”。对于这样一个同学的教育我想难度还是挺大的。于是,我等待机会。在第一次月考后,张迪考了班里进40名。这个时候我认为机会到了。我主动出击找他聊天。这个时候我认为机会到了。我主动出击找他聊天。我没有说它成绩不行,而是首先讲了我对它的印象,没想到这次沟通非常顺利,张迪居然能常开心肺、滔滔不绝,他在办公室说得很激动,自己分析了自己的原因,包括父母对他的分析,有些非常到位,最老师有进一步分析他的原因,他也表示认可。但千里之冰非一日之寒,他有问题依然之求助于家长,从不找老师。眼看着初三的时间非常宝贵,这么一个有潜质的孩子怎么办?可这事又不能太急,我瞅准机会适时帮助他、还不能太频繁。慢慢地有了一些改观,张迪开始来问题了!他第一次来时,我想机会来了,我的让他认可我们学校老师地水平。我看了他的问题后,反过来问了他几个问题,他豁然开朗,之后我又帮他分析多种方法以及这是一类什么问题,日后遇到这类问题怎么解决。这次答疑成了我工作的转折点,在后来的日子里,张迪能在很多时候当着同学的面很自然的说:“老师,我想找您谈谈”、“老师,您再帮我分析分析这次考试”“老师、我下阶段该注意什么”最后中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市重点,也成了跟老师关系最好的同学。现在它已经出国,而在高考后出国时的推荐信居然来找了我――一个它初中的老师来写。后来他每每来看我时,我心底都非常感动,因为这是让一名学生从不信任到信任的一次深刻的转变。

  

班主任的工作需要很艺术,而面对一帮同龄人中比较聪明的孩子,我们就更需要艺术一些,也许只有我们用心去爱他们,爱他们的聪明,更关心他们身上的不足,挖掘他们的潜力,塑造他们完美的人格,我们的孩子们就能走得更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