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师论文教师论文

注重差异 以人为本—对文科B层教学的反思

2011-02-22 14:37

文综教研组  尤春筠

 

  “恨铁不成钢”应该是很多老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甚至是严厉批评的理由。可是“恨铁”真的能使之“成钢”吗?

  刚刚接触到文科B层的教学,我就常常遇到此类问题的困扰。

  “上课反应挺好,可作业却收不上来;课堂上分析问题尚可,但考试成绩糟糕至极”面对这些问题,我很着急。课堂上经常批评一些同学或某种现象(如:完成作业质量不高、阶段检测成绩不理想等)。

  老师的急躁情绪很快就被学生察觉到了。

  一天放学后,几个学生来到办公室,你推我让了大概有好几分钟,最后一位学生怯怯的说“老师,您别着急,我们会努力的”。然后,几个同学纷纷表示要努力,要好好学习。当时,我只是有些感动,觉得学生很懂事,并没有很好的反思一下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以及怎样的态度去指导学生的学习。

  有一天,一个平时一贯学习不认真,不努力(老师评价)的学生,因作业没有完成,被我叫到办公室严厉地批评。让我受到极大震动的是她流着泪说的一句话“我已经努力了,我基础就是差,您也不能要求太高呀!”

  她的话引起我对以往工作的深深反思。

  “我对10班的教学是否符合10班的实际?对学生的要求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我对学生的一些要求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是会挫伤其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教育才算是真正的教育。是呀,如果老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采取强制措施,才能达到所谓的目的,怎么能算是成功的教育呢?

  在深入分析学生情况的前提下,我认识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当然其前提是教师首先要充满爱心。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不论其基础如何,态度怎样,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耐心细致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多表扬、多鼓励。坚信学生是可以进步的。老师的信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必然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经过认真反思,我在教学活动注重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1、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因此,教师的角色便是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优秀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老师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我每节课都会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大力表彰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鼓励学生积极动脑。提倡讨论、研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处理好整体与个体的关系,注重面对个体的因材施教
    我们的教学往往是按照高考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进行,从知识和能力上瞄准高考。课堂内外常常是同一要求、同一练习、同一作业、同一评价;同一要求之下必出现一些学生在陪读,失去信心,一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相当多的学生在浩繁的习题中日夜苦读;同一要求之下,使学生本来具有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慢慢地消失。因为面对全体学生的实质是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每个学生都是惟一的,每个学生不可能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可能以同样的速度、沿着同样的一条路径到达相同的终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要求、不同的能力倾向,教师对他们要有不同的要求,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教师要为他们的进步、为他们的成功、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和创造条件,使他们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都能获得一些成就感。不断地获得成就感,能把艰苦的学习任务变为乐于接受的事情,能使学习的注意力较长时间地集中,能提高思考问题敏捷程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在布置作业时,往往会分层布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完成。并且针对篮球队和舞蹈队同学的具体情况为他们量身设计作业要求,力争使每个学生每天都能学有所获。

3、处理好学会和会学的关系,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知识与会学知识虽仅是一字之差,但其中的含义却很深刻。有位科学家说过:“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所剩下的东西”其中必然有学生的学习能力。要让学生从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必须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学生在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独立思考,加工内化、知识重组的经历。这样必须给学生一定时间和空间,表面上看可能会不“高效”,但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角度看却是“高效”的。因此,在课堂上我总会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思考、探究,通过自己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总之,为了使教学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我在课堂教学、课后答疑、个别辅导等方面都进行精心设计准备。课堂教学注重加强基础,突出重点,课后答疑强调全方位、多角度,个别辅导做到正视差异,因人而异。日常生活工作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关注其学习感受,结合教学及学生实际,对教学任务要求适时调整。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其保持在一定水平,注意各种考试、检测的及时讲评,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打击。注重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期坚持下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文科B层的同学们在高考中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使我更加坚信:注重差异,面向全体,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是我们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