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师论文教师论文

开启化学之门 树立化学学习理念——九年级化学绪言课设计

2011-02-22 13:51

化学教研组  刘晓军

 

内容摘要:初三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课,其开篇第一课是绪言。绪言课是开启学生化学之门的关键。启蒙教师的音容笑貌和最初的教诲,常常成为启迪学生心扉,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甚至成为为化学终生奋斗的动力。如何能通过化学绪言课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认识化学学习的重要意义、了解化学学习的特点及方法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为之煞费苦心的根本。在教师设计本课时,本文作者认为应该在课堂设计中突出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在接触化学之初,树立正确的化学学习理念,并能够指导学生今后化学学习,达到使学生从直觉兴趣这种最原始的动力转化为持久、稳定的学习动机,使每一位学生从爱看、爱听到爱想、会想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绪言课  学习兴趣    化学理念

正文

绪言课是学生正式接触化学学科的初始,一节成功的绪言课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产生积极而持久的影响。学习兴趣与自觉性的培养和激发是绪言课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它在绪言课教学过程中始终占着特殊的地位。古代教育家孔子曾明确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认为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也有力地说明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动力。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托尔斯泰)。

我国心理学家潘菽等人把化学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兴趣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为直觉兴趣。具有这类兴趣的学生,喜欢看化学实验,对于化学实验过程中发光、放热、烟雾的生成等较为刺激感知系统的现象有较大的兴趣,表现出稚嫩、可爱的童心,但是由于缺少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对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以及隐含在更深层的问题的实质想得较少,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收获较少,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也较为漫长。所以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迅速将直觉兴趣转化和深入。

第二类是操作的兴趣。具有这类兴趣的学生,有较为强烈的动手要求,看到化学实验就想自己动手“做一做”,而不满足于仅是“看一看”。他们希望教师能提供足够的实验药品和设备,使他们自己能重演所观察过的实验,并试图通过自己动手能有一些新发现或解决自己的某些困惑。不难看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表现出了非常可爱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但此时学生的活动往往是盲目的,并没有经过很好的分析和设计,所以其收获可能不大,具有很高的偶然性和随机性。

第三类为探求原因的兴趣。具有这类兴趣的学生,对所看到的、听到的喜欢问一句“为什么?”即在了解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倾向于认识化学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认识化学现象的内在规律。这些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不难看出,探求原因的兴趣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能推动和激励学生更主动的进行化学学习。

第四类为概括性的认识兴趣。具有这类兴趣的学生,倾向于通过观察化学变化,进一步了解一类化学变化的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他们不满足于了解个别的化学变化的因果联系,而且极力通过自己的工作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一切,提炼、升华、概括,从而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并用自己创造性的实验设计去检验自己的设想。这类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当高,不但能将所学化学知识系统化和概括化,而且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学习技能,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方法得当、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具有认识兴趣的学生其化学学习的动机和方法均较为成熟,只要引导得当,很可能发展出较为稳定的个性特征。

 绪言课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如何能够实现将学生好奇引向对知识持续而稳定的追求,就需要教师积极开动脑筋。我认为:教师首先应该确定好绪言课定位。绪言课虽然时间短,内容又非常繁杂,教师的设计不应该只是让学生觉得课上有很多的化学小魔术,因而课上得很有趣,也很热闹,热闹之后并没有留下什么引发学生思考的东西,也就是说教师的设计不应只是停留在引发学生的直觉兴趣这一浅显的层面上,应该努力、深刻挖掘教材内容,在课上使学生形成一些化学理念。初三的学生虽然年龄还小,许多学生对新开设科目充满了好奇心与新鲜感,但终究是初中的最高年级,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及学习经历,因而应该具有一定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我认为绪言课上在学生们头脑中的初步形成一些化学理念与后续教师的引导作用相结合,就能够导引着学生的兴趣逐步上升到最高层次。 我认为这个作用就相当于:教师作为带领学生进入化学领域的导游,首先带领学生站在一个大型沙盘之前,让他们对化学有个大概的认识,而后再引领他们去详细了解那些具体的概念、原理等。也就是说在绪言课上就使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所谓站得高看得远,这有利于学生将来解决具体的化学问题。

如果我们认真研读课本就会发现,课本绪言部分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一些重要理念。教师需要从纷繁的素材中选取符合自己教学设计的内容,进行优化与重组,使学生在短暂的绪言课上能初步了解并接受这些理念,并通过后续学习不断验证与实践这些理念,为学生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掌握化学的学科特点,逐渐摸索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化学的方法能够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我认为应该在绪言课中介绍给学生的化学理念。

理念1:化学充满了我们的生活,无处不在

通过介绍化学概念建立这一理念。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物质的一般定义:物质为构成宇宙间一切物体的实物。 物理中经常提到的是物体,物体是指:由物质构成的占有一定空间的个体。物质比物体所表示的范围更广。物体指的是通过人类感觉器官可感觉到它存在的客观现实的东西,通常都有具体的形状或形体。但物质就不见得有具体的形状或形态,例如:电子等微粒。虽然初三的学生理解这个概念很不容易,但他们能够接受化学研究的是既有可被人体感知的,还有人肉眼无法看到的,从而使学生不仅从生活经验更是从理论高度上认识到化学物质充满我们的生活,是无处不在的。

理念2:研究化学的目的是逐步改善人类生活

材料1:通过对化学概念的学习,学生理论上了解化学与人类的息息相关。

材料2:对化学史进行归纳:

化学的发展史:实用技术——近代化学——现代化学

具体表现

标志性事物

吃:从生吃到熟吃

火、碗

    从吃饱到吃好

美酒 药物

穿:从树叶到动物皮

防腐、脱色、除味

      从绵麻到各种布料

合成纤维、皮革、美容品

住: 从山洞、茅草房到砖瓦房、高楼大厦

砖、瓦、钢铁、水泥、玻璃

行 :从步行到汽车、飞机、飞船

汽油、煤油、火箭、防高温材料

人类进步的体现:1、物质生活:                  

2、劳动生产力:劳动工具的改进

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铝合金时代--硅器时代--碳器时代。

从实际出发,深刻体会物质生活的改变和劳动工具的改善与化学的密切关系,并且再次加强化学改善人类这一理念。

材料3:一则曾经流传的手机短信:从食品里老百姓学习了化学知识:从饼干中认识了石蜡, 从火腿中了解了敌敌畏, 从咸鸭蛋中认识了苏丹红, 从火锅里认识了罂粟壳,从银耳中认识了硫磺, 从茶叶中认识了硫酸铁, 鸡鸭鱼肉吃遍激素抗生素,奶粉又让大家知识了三氯氰胺。

作为化学教师应该从正面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对人类的积极作用,但是我的教学生涯中,很多的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从事化学专业,认为有毒有害。我作为与化学有关的人员,也曾经对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很多的化学物质的出现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用什么,吃什么。社会信息的发达,使人们了解了许多关于化学品对人的危害,有时甚至到了谈话学而色变的程度。我认为作为化学教师有责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进行科学普及,使学生们对化学品与环境、食品等的关系,有清晰而科学的认识:化学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能够改善人类的生活,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正是由于人们科学知识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才摆脱了许多灾难。当前所暴露的环境污染问题和食品、日用品的安全性问题,从技术的层面来检讨,一方面是由于社会需求增长太快,以致对于各种技术行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未加周密评估;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上部分人无节制的欲望的导向,使技术发展偏离了正常轨道。但是不应该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化学品的使用。在食品和日用品方面所出现的安全性问题,更多反映出来的是管理上的缺陷和职业道德的沦落。

正是化学的发展,有更多的新材料和新能源的诞生,提高了人类生活品质。 而通过初三的进一步学习,学生们将能正确选择:喝什么水,吃什么食品,穿什么材质的衣服等实际问题。当学生在学过初三化学之后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一是能学生体现学习的快乐并体会学习化学的真谛;二是使学习化学能够提高人类的生活品质的理念深入人心;三是能使学生将短时兴趣转化为较为稳定的高品质的认识兴趣,也可能会有学生将学好化学,研究化学,造福人类作为自己的终生奋斗的目标。

通过对这则短信的分析,逐渐教会学生能够用辩证的哲学思想看待问题,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念3: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基于从分子—原子微粒层面研究物质。微粒观的建立对于初三学生虽然非常难,但这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在绪言中虽然不用详细解释分子原子的概念,但可以通过教科书封面的图画使学生了解宏观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微粒观的建立对于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特点,并且能区分与物理、生物等学科的不同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的。能够用微粒观看世界不但是学生化学上的一次飞跃,也是学生兴趣进入到最高境界的一个标志。

通过对门捷列夫及周期表发现过程的介绍,一方面体会到科学家为人类进步的艰辛付出,也会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的独特规律,尤其是对以后高中化学的学习起到指引作用。

理念4: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虽然课本中本节内容中没有安排实验,但一般老师们都会在这节课上演一些化学小魔术。我在这节课里也不例外,选了很常见的“无中生有”。(这个实验许多材料上介绍是用喷壶,但实际效果不好,我改进为:首先用碱液在白色滤纸上写上中、英文的化学这个词,晾干后把纸固定在硬纸板上,上课时用另外的一支毛笔蘸上酚酞试剂涂抹)。上课之初,先显示中文化学,目的:引发学生的第一类兴趣,使学生们对化学实验充满了好奇心和神奇感。

在讲解化学学习方法之前显示英文的化学单词,并启发他们认真观察化学的特点,目的是:借助于脑筋急转弯的方法引出化学的特点:CHEM. IS TRY.(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然后让同学们动手用化学试剂和试管完成实验,向变色溶液中再滴加少量的酸,颜色还会消失。这不但能使学生的兴趣进入到第二类(操作),还能使学生认识到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每个人都会变成小魔术师。虽然并不要求学生操作的规范性,但可以通过实验使学生简单一些化学仪器及操作,体验实验观察的方法。

理念5:细致观察、深入思考、学以致用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通过归纳本课的教学内容,学生能够清晰的认识化学学习方法:

1、根据化学的特点,推测相应的学习方法:

化学的特点

学习方法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连

做生活的有心人,理论联系实际。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重视实验的观察及分析,勤动手动脑

化学用语是化学独用的语言

记忆与灵活运用相结合

 2、根据化学学习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1)通过对“化学”概念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概念学习的规律:通过定义分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充分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定义的要点。

(2)通过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归纳总结化学发展简史,使学生体会归纳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3)通过亲手完成简单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过程,及对实验进行细致观察的方法。

    总之,如何上好化学绪言课是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常讲常新的题目,需要老师们结合学生实际,顺应社会要求,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兴趣盎然的开启化学之门,走入化学殿堂,用化学的视角去看世界,用化学知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去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吴琼:«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化学绪言课的研究及实践»

2、翁国军:«初三化学绪言课教学设计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