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师论文教师论文

接纳他人情绪,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如何说孩子才肯学》读后感

2011-02-22 13:46

文综教研组  史少卿

 

内容摘要:人是一种情绪的动物,如果我们需要接纳完整的人,就需要“接纳他人(以及自我)的情绪”,在“接纳他人”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思考每一种途径的后果,继而选择某种可能性开展行动,在这个过程里,他们便逐渐形成了自己最为珍视的价值,也更有可能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关键词:尊重、接纳、沟通

正文:                                         

    孩子的情绪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
  当他们情绪良好的时候,他们的表现也好。
  如何帮助他们获得良好的情绪?
  接纳他们的情绪!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中学的岗位上已经执教了八年时间,平素里看到了太多的批评、教育甚至呵斥学生的做法,也看到了而今的学生已非从前,他们时尚、率真、多元,甚至有很多的玩世不恭,学生的多变与教师的不变,经常性的使我们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这让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一种更智慧的引导方法?当孩子遇到学习问题的时候,除了呵斥、批评,有没有更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如何有效地与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并能够产生积极的效用,让他们肯听、肯说、肯学,在这个充斥着各种娱乐和享受而又自由反叛的年代,如何激励孩子在学习上拥有最大积极性?这个问题似乎也是每一位父母和老师都梦寐以求的一种理想境界。

假期里看了一本《如何说孩子才肯学》的书,让我有些茅塞顿开,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洞察学生与人性,用娓娓动听的叙述方式告诉我们:人是一种情绪的动物,如果我们需要接纳完整的人,就需要“接纳他人(以及自我)的情绪”,在“接纳他人”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思考每一种途径的后果,继而选择某种可能性开展行动,在这个过程里,他们便逐渐形成了自己最为珍视的价值,也更有可能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这本书中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方法,如何吸引孩子合作、培养孩子自律、激发孩子创造力等等。书中的“我”——丽兹·兰德是一位年轻的教师,她一直努力尝试用最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最终她进入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找到了许多激发孩子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全书共八章每个章节都有很多例子,这些例子和真实的生活非常贴近,反映的都是现在的老师和家长经常碰到的问题,特别是在解决激发孩子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和学习积极性方面的问题,给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让孩子乐于接受家长和老师对他们施加的影响。

如下面是书中描述的一个我们在课堂上经常会遇到的一个场景:

    学生:我不会写

    我(老师):你撒谎

    学生:可我想不出有什么可以写的

    我:你想得出来。不要抱怨,开始动笔写

    学生:我讨厌历史。谁关心一百年前发生了什么事?

    我:你应该重视,了解你自己国家的历史是很重要的。

    学生:可它太枯燥了。

    我:不,一点儿也不枯燥。如果你专心听讲,你会发现其实它很有趣。

    看到这段话,自己颇有感触。虽然平时发生这样的情况不多,但当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情时,我潜意识里总是说:你这样想是不对的,不愿意也得听我的。很少去想如何接受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其实从长远的角度考虑,理解孩子的情绪,对于跟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会有更深远的意义。

    书中的我意识到了这点后改了语气——

    “选取一个你想写的题目是很不容易的。”

    “我了解你对历史课的感受,你在想人们为什么要了解那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

    貌似没有解决问题,但孩子们的表现变得不同了,他们点点头。说更多跟历史有关的事。

类似这样以孩子为中心的语言和孩子积极沟通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相信很少有孩子是故意要做错题、存心让老师家长生气,所以沟通能帮助学生把“学习不踏实、浮躁、不认真”转化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来描述,比如“看清楚数字”、“计算草稿写清楚”、“仔细读题目中的关键词”等等,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看到这些例子尤其是书中那些卡通漫画形象,生动地展现出许多老师和家长对待孩子的错误方式时,我笑了,这是一种惭愧的笑,因为我发现自己曾经也犯过这一类的错误。看了这本书后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当学生的负面情绪得到教师的认同和接受时,学生才会觉得受到鼓舞,才会继续努力,这样还能促进师生间的感情。

    还有比如说对学生的惩罚,现在很多孩子,个性都特别强,不太服管,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在学校是“小霸王”。对于调皮难管的孩子,教师仍需采用一些“惩罚”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免影响到其他的学生。然而,这样不痛不痒的“惩罚”往往起不了什么作用,不能有效地管理学生。惩罚能控制不良行为,但是不能教给孩子正确行为,甚至不能减少他们做坏事的念头。我们应鼓励孩子们自理和自律,培养自律才是将“做坏事的念头”变为“做好事的念头”,避免惩罚带来可怕隐患的有效办法。

     还有一点让我值得思考的是:现在,我们提倡的是赏识教育。很多教师都是用赞美的语言去评价学生,这样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达到鼓励的效果。然而,看了这本书后,我才意识到,,有时候对学生的赞美会让学生产生依赖感,所以赞美的语言也是很有讲究的。比如在以往的教学中,如果一个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在一次考试中有飞跃性的进步,我会给予该学生这样的表扬:“××同学的进步很大,我为你骄傲!”这句评价语,或许学生听了很高兴,但实际上这样的评价掌握着控制权的仍然是教师。教师有权利决定是给予赞扬还是收回赞扬,所以,我现在会将这句评价语巧妙地改一改:“你这一次的进步体现出你的努力,你一定为自己感到自豪吧,加油!孩子!”这样的赞扬能让孩子发自内心地肯定自己,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努力。因此,在表扬或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多采用描述问题的方式,少用不用归纳式的套话。

    对于今天的这代孩子,我们觉得我们还负有另外一个责任。从前,没有这么多孩子面对如此多残暴的景象;也没有这么多的孩子亲眼目睹这么多强烈的殴打、枪击、爆炸事件;也从未有如此迫切的需要去告诉孩子们,分歧可以通过彼此真诚和尊重的交谈来解决。这是我们能够给予他们,防止他们自我伤害的最好保护。当挫折和愤怒不可避免时,不是去拿武器,而是回想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人对他们说过的话。

本书最后一章《梦的守护者》,作者说出了她的期望,也许这是所有家长和老师的期望:
    “我努力想交给学生的价值观,或许已深入到他们的心里,并成为他的一部分。或许这些价值观能帮他远离伤害,帮他幸免于难,帮他应对困难。或许,我努力带进教室的这种精神是真正的‘梦的守护者’,保护所有的孩子。或许我们经过几百、几千小时的彼此交流,留下了某种东西保护着他们,支撑着他们,使他们更坚强、更富有同情心、更懂得如何去思考、去学习、去爱,这正是这段尽力的最重要的价值。”

                                          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