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师论文教师论文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课改教学中的体会

2011-02-22 13:44

文综教研组  付迟

内容提要: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真正享受学习,投入学习是当今课改的目标。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教师应不断地改革教法,提高课堂艺术,把死课本变成“活”课堂,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情趣,把地理变成学生喜爱的学科。

关键词:兴趣培养  地理学习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而要实现这一理念,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保证学生有一个活跃的思维和积极参与的意识。活跃的思维包括:动机、欲望、兴趣爱好等。其中兴趣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最基本因素。由此可见,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怎样才能形成兴趣呢?

一、巧妙引入新课

一堂成功的新课往往由精心的课堂引入开始的,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有趣悬疑的新课导言会立即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状态。如讲宇宙中的地球时,可以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请问你是否相信宇宙中有外星人的存在?地球在宇宙中为什么即普通有特殊呢?”学生讨论发言。接着老师引入新课,经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兴趣盎然,已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又如,在讲地震时,可用低沉的语言说:“汶川的大地震,仅仅几十秒钟,地震释放的能量使8万多人罹难,直接经济损失达8000亿元人民币。”这时,同学们都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地震,怎样才能预报地震,并把地震带来的灾害降低到最小限度。

二、巧借古诗解释现象

在地理教学中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听课之最佳境界,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基础。如讲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时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东部季风区降水丰富时用“近水楼台先得月”。讲气候垂直分布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地球公转自转时用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讲地形地势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都能起到最佳的效果。

三、结合热点问题   

地理跨多种科学,综合性强,对提高学生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理教学归根结底在于人地关系,无形中强调了一种人文精神和人格塑造。其所涉及到的全球观、环境观、人口观、资源观、可持续发展观都能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意识。例如,在讲到“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这一单元时,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地理与环境、人口、资源的关系,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的教育,增加学生的环境意识,让学生懂得环境保护是公民的责任,以增强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和当代的环境问题结合,从学生最切身的体会入手,从本市的环境问题,学校周围的环境情况讲起,自然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无度索取和资源的大量浪费,全球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如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损失、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等,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比如土地沙漠化问题,春季沙尘暴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是一个与所有人关系密切的环境问题。这样的了解可以激起学生的忧患意识,有利于促进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关注。  

四、 联系实际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生动的事实,严谨的理论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索。教师可以用地理价值观结合生活实际去引导学生。

比如结合新闻关于中东地区的战争,引出中东成为热点的原因,进而带领大家一同探讨中东不稳定的诸多原因: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水资源…….。比如谈到气候异常带来的灾害时,讨论当下中国及世界面临的重大威胁,联系相关人类排放温室气体,大量毁林开荒的现状。比如环境保护者提倡的拒绝动植物制品,少用一次性物品,使用环保冰箱,拒绝贺年片等等。让学生能认识到环保可以从自己身边做起,并时常思考自己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将地理知识和舆论宣传相结合。所以,依靠舆论的宣传,社会的重视,考试制度观念的改变,不但可以改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态度,也有利于提高全民的地理素质。

五、设置问题情境

教使得学生知地,明理,学是为了说理,析事,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的重要做法就是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讨论,加强师生交流,关心社会,关注社会。课文中安排的活动内容、案例只是提供了一种示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引导学生补充书本以外的地理素材。就是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现象,揭示一些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分析解决,以引发学生的任知需要,是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比如让学生借鉴美国硅谷的成功的案例,模拟中国政府相关人员在中国选址建立科技研发中心,并说出理由和目标,以及优缺点的不同之处。这样学生就会讨论分析美国硅谷的成功原因,在中国找到与之相近的最佳地址,中关村就立即突出它的优势了。如此到达让学生分析中关村建设的原因的目的。当然在设置问题时,难度要适当,让学生跨越一定的障碍获得知识,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激发思考兴趣和学习兴趣。

六、穿插趣味故事

地理教学中根据讲授内容恰当穿插一些趣味故事,既能加深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又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如讲授“地球在宇宙中”一章时,学生对“宇宙”的概念是难以理解的,但教师只要把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的故事一讲,然后问“孙悟空是不是到了天边呢?没有,他翻百个跟头也不能到达天边。这样给学生形成“无限大”的概念。“天”就是“宇宙”,那么“宇宙”就是无限大的空间,无限长的时间。又如讲“日界线”时,可以讲一位朋友连续在地球上合理的过两个生日的故事。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思想特别集中,对跨越“日界线”的日期变更情况容易理解,掌握得牢。

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通过教师激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好循环,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中学学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