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师论文教师论文

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反思

2011-02-19 08:54

李凤英  文综教研组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推进中,如何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的反思。针对问题的具体表现,本文立足于高中政治课学科特点和学习要求,从准确定位角色,精心设计课堂和把握培养目标三个方面阐述,提出了有效师生关系的确立,学习内容与学习形式的有效统一和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的有效结合三种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有效性  师生关系  学习形式  教学过程

 

  应对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在积极的推进过程中。新课程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改革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育理念的转变,要求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这给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一些问题的出现需要教师及时反思,而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两个方面,有效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有效学习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获得知识的学习。简言之,所谓有效就是“鱼”“渔”兼得。从理念上说,新课程教学就是要改变过去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追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而当前课堂教学及评价中有一些不可取的做法:一是教师只规定方向,学生具体的学习过程则放任自流,使得学习活动缺乏实效和有益的提升;二是教师管得过多,统得过死,使学习活动空有其形式,达不到培养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为了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准确定位角色,确定“主体间性”的有效师生关系

  “主体间性”最初步的涵义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统一性,在其形成过程中,涉及了社会学、哲学等领域。一般来说,“主体间性”作为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是指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为上互相平等、相互理解和融合、双向互动、主动对话的交往特点和关系,是不同主体间的共识,是不同主体通过共识表现的一致性。主体间性理论提出了“主体——主体”和“主体——客体——主体”的认识模式。把主体性置于主体间平等、融合、一致的关系中加以把握,拓宽了人类的认识视野。

  主体间性研究为教育学开辟了新的研究空间。传统教育派将目光集中于教师的教育行为,现代教育派将目光转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将目光投射于师生间的交互活动,关注师生间的交互关系。深刻认识师生间的交互关系,也就深刻认识了教育的本质;准确把握师生间的交互关系,也就准确把握了教育的活动过程。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比理论性强,更需要教师的讲解和阐述。高中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相比,知识内容增加,能力要求提高,所以教师的讲授在以前的课堂上基本是主流,尤其在文科班的教学中更为明显。可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的学习过于被动,相应的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这是必须要改变的,新课程提倡将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引进课堂,强调教学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从教学实践来看,又出现了过分突出学生,弱化教师作用的矫枉过正的偏颇做法。实际上,教学活动不是单一主体的活动过程,更不是“主体——客体”的简单互动。有效的教学活动,需要确定“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行为的主体。新课程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策略的运用和给学生提供知识平台;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注重学生的质疑、调查、探究;注重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行为的主体。在新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主体的体现并不能等同于弱化、甚至忽视教师的作用。首先,教学活动需要形成真诚、接受、理解的心理气氛。因此,需要教师采取民主参与方式,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学生的过失,也应主要采取规劝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都在良好的氛围中完成。其次,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指导者,教师要明确把握对学生的“导” 和“辅”,学生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要激励、启发、诱导学生,发展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最终教会学生学会自我学习。

  可见,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双主体的交互过程。这样就能避免由以前的片面重视教师讲授,滑向现在某些课堂上片面重视学生的极端,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二、精心设计课堂,落实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的有效统一

  内容和形式不可分割,内容依托形式,形式表达内容。高中政治课的学习内容与其他学科相比与社会时政的联系更为密切,这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相关的社会时政,进而理解掌握学习内容。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落实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统一。在新课程学习中,随着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调整,当前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这样的做法:为活跃课堂气氛,教师提问次数明显增多,但难免有做秀之嫌;为“贯彻新课程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设置多次学生讨论,事实上这些讨论活动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是低效甚至无效的。究其根本,这些做法的主要问题是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处于分离状态,自然也就很难实现教学目标了。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的有效统一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好系统性工作,那就是立足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踏踏实实展开学习。

  活动形式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有着极大的可塑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认知经验、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及方式的差异性,必须考虑用“阶梯型”设问推进学生整体发展而不是用“登山型”设问培养精英。唯有如此,才能培养与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动机,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体验、内化,获得真切的探究体验。比如:在学习《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价格变动的影响》一框时,笔者在同年级的两个教学班作了不同方式的尝试。针对第一个班学生分析能力稍弱,发言不积极的学习现状,教学时采取由时事热点话题导入课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价格变动的表现,然后再归类总结价格变动的影响,最后提升到市场经济体制中价格杠杆的重要作用。整堂课教师的牵引作用非常明显,学生从课堂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的感悟和体验。在另一个班级授课时,根据本班学生善思考,课堂气氛活跃的实际,笔者作了另一种尝试:先放开了让学生谈生活中价格变动的表现,再由个别学生牵头归类总结价格变动的影响,最后教师点拨由学生提升到市场经济体制中价格杠杆的重要作用。整堂课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太明显,更多是让学生依据生活实际,去分析感悟生活实际,去合作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从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总结和提升。由此可见,只有针对性地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从而确定合适的探究过程,才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积极的开展探究活动。

  活动形式的关键是学生主动、深入的学习。新课程教学的核心要求是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展开深入的学习。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经历、体验、发现、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在现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探究生成和提炼新的观点,使学生不仅有认知的收获,更有生命的感悟。如果过分局限于教师设定的教学环节而被动进行的探究意义大打折扣。新课程要求课堂成为演练学生思维的舞台,而不是直观化、表面化、形式化的演练场,但实际上大多课堂教学中的探究仍停留在形式这一表层上。如在《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民主决策》框题的学习中,笔者在模拟听证会材料和环节上花了时间,而对需要深入展开、探究的问题——为什么需要民主决策?怎样进行民主决策?精英决策和民主决策各有什么利弊?如果你是决策者,你会怎样决策等问题有所忽视,结果是听证会场景模拟得尽管真实,气氛尽管热烈,但这种教学只是“形似”,空有表面的热闹,而无学生思维的拓展和能力的提高,与真正的探究相距甚远。所以,教师应从动态生成的角度对教材进行理解和把握,将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动量,让其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活动,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展示个性的选择,也为他们萌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课堂也因深入的探究而富有生命活力。

  活动形式的落脚点是教学目标的实现。 实现教学目标是学习的目的。可在教学实践中,有时会出现环节紧凑,学生积极主动,可最后想想一节课的收获时,茫然!这种结果既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又影响了教师自己的成长。究其原因,很关键的问题是教学目标的明确。有意义、有价值的教学必然有明确、具体、适当的教学目标。活动形式是围绕学科内容开展的,所以一定要把学科要求放在首位,同时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心理特点等实际情况确定具体适当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框题时,就如何对待同学、老师、家长和自己?组织小组讨论,在讨论中学生谈经历、体会,在相互评价的基础上向全班同学公布小组达成的共识,这既可以让学生较好的掌握哲学方法论,又可以在相互交流中获取人生的智慧和启迪。笔者个人认为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三、把握培养目标,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的有效结合

  曾经看到这样一则资料:一个人非常不高兴,有人问他怎么了?他说因为女儿考了99分(不是100分)。问者说:“我是搞物理的,差一分,按照误差,达到了国际水平啊。”他说:“差一分能进复旦大学吗?”问者无语。材料道出了一个现实问题:高考的分数杠杆是很厉害的。我国现在的考试制度是非常严格的,这给我们的基础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众所周知,在基础教育中,社会和家长群体仍然用考试成绩、高考升学率来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所以,考试评价是影响一线教师教学的最重要因素,在新课程教学中,怎么衔接好教学过程与高考评价的关系,仍是教师们最关心的问题。

  高中政治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根本依据,大到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小到某个教学环节的落实,都要围绕三维目标来展开,尤其要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教材内容看,新课程中有些知识点的容量比旧教材小,有些知识点的要求比旧教材低。这时,教师们心中禁不住就会产生疑问:考试怎么考?这样的教学能经受考试评价吗?。所以,出于高考的考虑,有些教师在现有教材知识容量的基础上,讲课中又增加了一些内容。比如《经济生活》的第一单元,新课程将商品的基本属性及其关系、货币与金银的关系、货币的其他职能等内容简略了,旧教材中很重要的商品价值量的计算在新教材中要求较低,以辅助的形式出现。但有不少老师还是将这些内容在课堂上给学生做详细的讲解。这样一来,好像又偏离了新课程的改革,有点回头路的味道。那么,是不是新课程就一定降低学习难度,减少学习量呢?其实不然,从传统课堂教学来看,对有些知识的处理是不适当地拔高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思考,只是被动地接受性学习,只重视最后的结果,忽视了学习的过程,没有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种低效的学习过程。新课程要改变的就是这种不适当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更为强调学生自己的主动探究和体验。

  考试评价是检验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教学亦不例外。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新课程最终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高考强调的是考核学生的能力,所以,从课程改革与高考的内在关系来看,两者目标一致:能力。两者一个育人,一个选人,都是为社会、国家选拔高素质人才,本质上并不矛盾,是有机统一的。而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高考内容与形式也在调整和完善。高考将更加全面地考核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如增加了选考内容等,一些地区高考模式也有了变化。还可以通过相应的制度,如建立多元化的、多样性的评价体系等,使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携手共进、和谐发展。

  新课程是向更高的迈进,反思是成功的必经之路,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根本。为了真正实现新课程的教育目标,需有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而有效是我们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思想政治课教学》北京师范大学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