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课题研究课题研究

化学教研组举行“教学有效性”学科研讨会

2012-03-28 15:14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记化学学科“教学有效性”研讨会

    这是2012326日下午召开的化学教研组与化学支部联合举行的化学学科“教学有效性”研讨会上刘亚俊老师的发言标题,同时反映了化学教研组全体老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善于思考,不断摸索,勇于创新与实践的心声。

     本次研讨会由化学教研组长杨晓红老师主持,以总结反思刘亚俊老师参加的北京市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冷东辉、王冬松 、张立芹老师准备并参加学校刚刚结束的3月22日展示课的契机,通过四位老师反思活动中备课、磨课、上课的几个环节,深入研讨了化学教学课堂有效性实施,及如何凸显化学学科特点开好国家级及校本选修。

    研讨会上,首先刘亚俊老师介绍了北京市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的经历,通过对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加深了对国家、学校的一些教育政策的理解,深刻体会了关注课堂,关注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意义,明确了自己作为新课程改革最忠实的践行者的责任的重大;通过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意识到对于常见的应用软件的基本功能要进行再开发,不能只停留在写教案、出试卷做PPT的层次,应该更好的应用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在教学设计的全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课堂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生活经历,使学生乐于动手动脑,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冷东辉老师的展示课能充分的利用实验引发思考、并将这一情境贯穿于课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他根据自己教学方案设计颠覆性调整前后的思考,说明备课的立足点应该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这样才能使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王冬松老师的课堂通过精心设计,使学生充分体验探究过程的思维发展。在课堂上对提高学生探究的目的性,避免无序、无效探究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张立芹老师充分利用初三学生及课本要求,力求贯彻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设计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入手,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基本方法与原则,运用小小消防员及从化学视角看成语等活泼有效地活动,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教研组长杨晓红老师总结了近期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从去年期中考试至今,化学组的11位教师中有7位分别承担了北京市、海淀区的公开课。在准备期间,化学组秉承了一贯的充分发挥备课组及教研组的集体力量,大家针对每一节课的内容,集体讨论,任课教师不断思考,反复修改,力求达到理想中的最好。在帮助几位年轻老师的过程中,体现的出的全组成员团结友爱,共同面对的凝聚力。备课是绞尽脑汁的,磨课是痛不欲生的,争论是针锋相对的,提高是共同的,收获是丰富的,我们不仅收获了一个个精彩的课堂,而且收获了一个团结、和谐、积极进取的教研组。

化学组的两位特级老师结合他们的经历,给老师们以诚恳的建议:老师这一职业需要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希望大家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教学理念,在平时备课时应注意教学的系统性及对教材的理解,加强驾驭教材的能力。在教学中注意区分教学情景与情境的不同,注意加强知识的落实,及教师基本功的不断提升,使自己不断丰富与提高。

与会的李大永主任希望老师们今后能借助化学学科特点,在培养学生科学意识、态度及方法等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将学生的学情与教学目标能有机的结合好。卢青青主任希望老师们更加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特别强调了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合作精神。建议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及机会;在小组活动中要通过教师的设计切实让学生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及合作的方法。张国平校长对化学组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发展的目标等方面都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和任务。

最后沈杰校长肯定了老师们的敬业与奉献,肯定了化学组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肯定了老师们在教育教学方面出色的表现,肯定了老师们在教学上的思索与实践。沈校长尤其感动于高灵芬老师虽然是退休返聘,但仍然对学校非常关心,对自己仍然高标准严要求,在教学上毫无保留的帮助年轻老师。她希望老师们再接再厉,在新课程的改革中不断努力探索,能在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充分体现尊重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